人权资讯

筑牢“一老一幼”民生底线

2022-09-30 冯 华 人民日报

  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  
 
  家门口建起养老驿站,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日间照料等难题;家里安装“智能管家”,方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社区里有了普惠幼儿园,孩子就近入园不再愁……近年来,我国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配套改革措施日益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供给不断增长,百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于养老托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老一幼”问题的有效解决成为当下既紧迫又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长远看,完善“一老一幼”服务不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银发经济”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老年群体消费持续迸发,逐步形成万亿级大市场。托育方面还需要新增托位450万个,带动的投资和消费规模均超过千亿元。抢抓机遇,发展壮大养老托育服务产业,就能在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必须看到,与百姓的美好期盼相比,我国养老托育服务在供给总量、结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短板。据统计,“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都亟待提升。托育服务方面,据测算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托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要求我们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综合施策补齐“一老一幼”服务短板。这是因为,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既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涉及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多领域的改革难事。从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的用地、用房,到行业亟须的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再到康复护理、助餐助行、医养融合等服务模式的创新等,每一件都涉及多个方面。“一老一幼”问题的解决,需要汇聚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力量,共建共享、多元参与,合力打造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令人期待的是,全国已有300多个地市级的城市(区)编制了整体方案,制定了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政策措施。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定会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施策补短板,还要坚持兜底线和普惠性的原则。当前我国城乡养老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对那些失能半失能、高龄、独居等生活困难老年人也需要格外关照。这就要求我们着重补齐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养老托育服务短板。同时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养老托育服务,切实减轻人们的养老、育幼负担。
 
  前不久,针对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在房租、税费、金融、防疫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将有力促进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业健康发展,为“一老一幼”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