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资讯

塞外北疆生态协奏曲——内蒙古见闻

2022-09-12 王进业 殷耀 李来房 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2日电  题:塞外北疆生态协奏曲——内蒙古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进业 殷耀 李来房

  秋收临近,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村村民郑杰,头顶烈日,给山坡上的2亩葡萄园浇了一遍水。再过几天要收摘葡萄了,今年他靠葡萄能收入6000元左右。

  除了种地,59岁的郑杰还有一份重要工作——护林员,负责巡护村里500亩的林地。

  马鞍山村森林覆盖率达90%,是内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努力和成效的缩影。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的内蒙古,正成为中国北疆一道亮丽风景线。

  “保护好草原,生活才能更好”

  科尔沁右翼前旗桃合木苏木,丘陵连绵,河湖潋滟。连片草地被整齐地“画”上小方格,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小方格是芦苇沙障,里面的草是人工撒播的草种长出来的。”桃合木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布仁赛音说,以前沙化严重的地方,现在披上了茂密的小草。

  去年5月,桃合木苏木启动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投资900万元,采取自然封育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修复为辅的综合措施,治理退化草原6万亩。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科右前旗草原植被盖度增加28.67个百分点。旗域内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大草原,不时可见成群的牛羊。这里按16亩一只羊、80亩一头牛的标准核定草原载畜量,牧民获得每亩近4元的草畜平衡补贴。

  蒙古族牧民萨仁高娃有1万多亩草场,又租赁1万亩,还有200亩地退耕还草。她家养了100多头牛和近700只羊,数量与过去相比减少一半。“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保护好草原,生活才能更好。”她说。

  萨仁高娃雇了两个羊倌儿,自己把精力用于奶制品合作社。在她家旁边,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奶制品生产车间刚运营1个多月。

  “我们生产奶豆腐、酸奶、奶酪等,带动牧民增加收入。”萨仁高娃说。

  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吐布其嘎查,过去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

  牧民白吉林白乙拉告诉记者:“过去春季一到,沙尘暴经常一刮好几天,门底下和窗台上都是沙子。”

  白吉林白乙拉曾是贫困户,住了20多年的土房子下雨就漏水。2017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搬进了政府建的80平方米砖房,还配有牛棚。这年,当地全面禁牧,他的牛开始圈养。

  几年前嘎查沙化地种植的1500亩沙棘林,现已长到1米多高。56岁的白吉林白乙拉是护林员,经常给村里人宣讲生态保护。近几天,他与村里4人合伙收割青贮玉米,为牲畜备草料。妻子刘孟兰农闲时在家做蒙古族传统刺绣,美丽草原是她常用的图案。

  嘎查党支部书记金扎拉嘎给记者算了笔账:全村养育2800多头牛,圈养后养牛成本高了些,但改良的肉牛品种每头比以前多卖两千元左右;沙棘林生态效益已显现出来,明后年就会见到经济收益,按亩产100公斤沙棘果计算,1500亩可产约15万公斤,每公斤能卖十四五元。这笔收入很可观,集体经济将随之壮大。

  目前,科右中旗全旗沙化土地有效恢复比例为9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7年的35.17%提高到70%。

  数据显示,10年来,内蒙古累计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农田是自家的,环境是大家的”

  晨光洒在平静的乌梁素海湖面上,鸟鸣清脆。

  湖畔,乌拉特前旗赛湖洞嘎查的刘秀珍,跟几个老姐妹伴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舒展身体。

  “我们农闲时经常来晨练或散步,这里空气好。”51岁的刘秀珍说。她家里窗明几净,家具崭新,窗台上摆满鲜花、绿植。

  “这几年乌梁素海环境变好了,我们才把房子装修了。前几年周边的环境太差,想搬走。”刘秀珍说,以前湖水是褐色的,味道可难闻了,现在水清了,鱼多了,鸟也多了,从未见过的鸿雁去年来湖里过冬。

  位于黄河河套灌区的乌梁素海面积293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起,湖区污染不断加剧,并暴发大面积黄藻。长期农田过量施肥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起,当地通过奖补激励、农技推广等手段,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工作,引导农民和企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田是自家的,可环境是大家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土地保护好。”刘秀珍的80亩地由玉米改种小麦,用农家肥,人工拔草,不盖地膜。

  她家的小麦已申请为无公害产品,售价比普通小麦高,再加上政府补贴,一年下来能增收4万元。

  阿拉善盟境内的贺兰山脚下,草木葱郁,偶有几只壮硕的岩羊奔跑而过。当地人说,近期还有珍稀动物雪豹出没。

  贺兰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规模开采煤炭,因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环保意识不强等,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加上过度伐木和超载放牧,林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2016年起,阿拉善盟在贺兰山保护区及周边强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3年间拆除57家洗煤厂,永久性封闭历史遗留的67个煤矿井硐,并通过覆土、种草等方式,完成矿区渣台治理1150万平方米。

  “现在贺兰山生态保护良好,与20年前相比,森林边缘向前推进5米到10米。”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工作站副站长李东说。

  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荒山变“金山” 沙坑变“宝盆”

  赤峰马鞍山村,因一座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靠近村口的牌坊,整洁平坦的道路两侧是狭长的一片花海。村里砖瓦房错落有致,绿树掩映。一处小山坡上,游客接待中心设施正在建设中。

  10多年前,这里可不是现在的样子。由于开垦山林和过度放牧,“山上光秃秃的,一下大雨就发洪水,石头都冲下来了。”原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志说。

  “我们定了‘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谁栽谁有’的政策,调动大家积极性,鼓励植树造林。”张国志说。

  马鞍山村累计退耕还林和绿化3000亩。山绿了,榛子、蘑菇和山杏等山货为村民带来收入。直播卖货的青年杜忠伟说,去年他采野蘑菇就赚了1万元。

  山葡萄和旅游成了村主导产业。全村种植山葡萄3500亩,建起两个葡萄酒厂。2017年马鞍山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去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

  近几年,马鞍山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村改造了190户群众的厕所,还设立分类垃圾箱,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

  “我们将继续增绿,打造5A级景区。”村党总支书记刘叶阳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内蒙古农牧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农旅融合、绿色发展路子。从乌兰浩特市市区驱车10多分钟,便到了高根营子嘎查。经过一片稻田,热闹的水上乐园映入眼帘。大人带着孩子在沙滩上、浅水中玩耍。附近是一列“乡村振兴号”火车餐厅。

  嘎查干部介绍,这段地是洮儿河的旧河道,后来变成废沙坑、垃圾场。2019年以来,政府利用帮扶资金等对旧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建成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吸纳村民35人就业。运营方每年保底分给村集体45万元,并按收入比例给村集体分红。

  “沙滩很适合小朋友玩耍。湖面也非常美。”18岁的邱艺带着妹妹在景区乘坐游船后对记者说。她们和亲戚共12人从市区到这里游玩。

  在景区巡逻的高根营子嘎查农民彭殿启,戴着太阳帽,穿着保安服,乐观、干练。他把地转给儿子种,房子出租给一个糕点厂,自己和老伴住在城里小儿子家。

  “前些年这里臭烘烘的。谁想到‘破沙坑’现在变成了‘聚宝盆’?”60岁的彭殿启笑着说。他每天骑电动摩托上班,月工资4500元。

  “以前穷嗖嗖,吃不上穿不上,现在不能说富得流油,也达到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了!”他感慨,是党的好政策让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区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来还要搞冰雪旅游,打造民宿一条街、露营地等,会吸纳更多村民就业,更好地实现、提升绿水青山的价值。

  “还是靠森林吃饭,但方式不同了”

  呼伦贝尔广袤的草原上,马牛羊群悠闲地吃草。机器打好的圆柱状草捆,一个个间隔有序地躺在草地上,等待主人运走。这是牧民们为牲畜越冬做的储备,也卖到别处。

  位于呼伦贝尔根河市的大兴安岭林区,彩叶铺展,眼下正是“采秋”时节。松子、蘑菇、松茸等山货,成为当地人增收的来源。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的工人们,忙着在山上刨坑,为明年春季栽树做准备。

  “现在生态保护是我们的主业。”58岁的北岸林场工队长周义哲说。过去,他们的主业是木材生产,2015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伐后,他从砍树转为看树,负责林木防火、抚育、补植补造和管护。

  在大兴安岭西南的阿尔山市,周长河老两口2017年告别“板夹泥”房,住进新楼房。整洁的客厅里,墙上挂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老伴周秀荣喜欢与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

  周长河今年71岁,是退休林业工人。他曾负责维修运送木材的小火车,至今清晰记得林区实施封山育林时拆除小火车道的场景。

  “当时心里不是滋味,担心没有什么活干了。但封山育林是为了子孙后代,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他说,退休后每年到山里采蘑菇,看到树高了、林密了,打心眼里高兴。

  干了一辈子林业的老周对保护森林很用心。他去山里的时候,提醒周边人注意防火;看有外来挖野菜的,告诉他们不要把根儿一块薅出来。

  如今,旅游已是阿尔山的支柱产业,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相关服务业。

  姜慧鑫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名管理人员,负责游客安全、植被保护和环境卫生。他的父亲从1987年起在林场担任油锯手。“天不亮,父亲就背着油锯出去伐木,晚上很晚才回来,很辛苦。”姜慧鑫说,“后来可采的成材林越来越少,春秋两季的大风天和沙尘天越来越多。”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他的父亲由伐木工转为护林员,栽树育林,种植沙棘。在公园,姜慧鑫提醒游人不要破坏树木和乱扔垃圾。在家,他经常教育5岁的儿子尊重、保护大自然。

  “我给他讲,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要爱护它们。”姜慧鑫说。

  “我们还是靠森林吃饭,但方式不同了。有森林有美景,旅游发展起来了,生活更美好了。”他说。(参与采写:于嘉、王健、勿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