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 刘力鑫 摄
中新网赣州9月7日电 题:江西寻乌扶贫见闻:发展“两业”助脱贫 文化建设固成果
作者 刘力鑫
地处江西省东南部,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被群山环绕的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发布的《寻乌县扶贫脱贫工作调查报告》曾这样写道:“贫困落后仍然是寻乌的基本特征,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县级财力薄弱,农村贫困面依然较广、贫困程度较深。”
三年过去,寻乌县已经全县脱贫,城乡面貌、群众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当地仍按照“四个不摘”要求,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文化扶贫等举措,持续推进精准方略,稳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航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现代设施农业。 刘力鑫 摄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
今年43岁的刘乾亨曾是寻乌县晨光镇龙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刘乾亨先后种过脐橙、米蕉,也养过番鸭,依靠多种扶贫产业,逐渐实现脱贫致富。他不仅在村里盖起了新房,还买了一辆小轿车。
“我自21岁起就离家外出打工,但一直也没挣到什么钱,没想到回家创业后还赚得更多。”刘乾亨说,如今他不仅收入提高,时间上也更加自由。即使是像去年那样干旱的年份,他的果园也有四万多斤的收成,能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在龙图村,还有很多村民和刘乾亨一样,搭上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快车。晨光镇镇长吴九生介绍,该村引导村民树立“勤劳致富”理念,大力发展脐橙、蜜桔、糯米蕉、百香果等特色产业,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也从2014年底建档立卡时的2184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11649元。
而在寻乌县南桥镇镇长谢大铭眼中,盖再多房子,不如发展产业、发展企业。
南桥镇是寻乌县的产业示范镇。“我们镇光百香果、葡萄、龙脑樟等作物就种植有几万亩,蔬菜大棚也有2500余亩。我们还有一个辣椒酱厂、一个龙脑樟加工厂和一个水咸菜厂,经济效益都很好!”谢大铭自豪地说起南桥镇的情况。
在寻乌县南桥镇,记者见到了今年57岁的杨运兰。2015年,杨运兰响应家乡政府号召,带着2000万元资金从海南回到了家乡,成立寻乌县羊角园果蔬有限公司。2019年,该公司产值接近七千万元,公司生产的辣椒酱在赣州市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5%。
“从2015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把免费的辣椒苗送到辣椒种植基地和农户手中,对他们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对所有产出的辣椒进行保底收购。这一方面能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降低种植风险,激发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我们辣椒酱原材料的品质。”杨运兰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送出辣椒苗木约550万株,总价值约700万元,有效带动4867户农民的生产就业,由此给农户带来的总收益超过1700万元人民币。
杨运兰表示,贫困户帮忙种辣椒,人均一年最少增收四千元,最好的可以有一万多,收入十分可观。
图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卢屋村“四点半课堂”,志愿者老师正在辅导学生。 王凯丰 摄
就业扶贫直接带动脱贫
在寻乌县城北的县城规划区黄金位置,坐落着寻乌县东江源生态移民小镇,其中移民小镇的一期项目——太湖新村已经建成。
在太湖新村内,记者见到了在自家新房里创办小型制衣厂的居民何家炎。何家炎告诉记者,他曾在广东的制衣厂打工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搬到县城后我发现家乡也有很多人会做衣服,同时政府又提供了很多扶持政策,我就决定留在家乡创业,目前已经开了两个车间,还吸纳了本村的贫困户就业。”
2017年,因建设寻乌县规模最大的单个民生工程——太湖水库的需要,位于寻乌县北部大山深处的江西省定“十二五”重点贫困村——水源乡太湖村,整体易地搬迁到了县城,成为了如今的“太湖新村”。
水源乡党委书记邹文平告诉记者,“村民搬到县城新村之后,收入渠道大大变宽。无论是想继续发展种植业,或者到县城找工作、自主创业等等,我们政府都尽力提供资金、政策上的扶持。”
据了解,寻乌县投入了15.13亿元,在移民小镇附近同步建设综合物流园、电商产业园、通用设备制造园三大产业就业平台,预计可提供14100个就业岗位。而在太湖新村门口就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宽敞马路,群众生活、就业将实现便利化、就近化。
为解决居民技能单一问题,太湖新村还积极开展电商、通用设备制造、制衣等实用技能培训,拓宽移民就业门路。目前,生态移民小镇有370多名移民实现就近就业,520多名移民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务农到务工”的就业转变。
航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太湖新村全景。 刘力鑫 摄
文化惠民巩固扶贫工作
“村风民风好不好,对于脱贫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几年前我刚来乡里的时候,村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甚至有一些村民在家里打牌赌博,危害很大。”寻乌县项山乡组织宣传委员曹鹏如此说道。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项山乡卢屋村建设了一个文化广场和文化书屋。如今每天晚上都有很多村民前往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村委会也会时不时组织一些书画活动和文艺演出。
“我觉得跳舞可以让人高兴,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去跳。现在村里的妇女晚上都会早点做饭,赶着去文化广场跳舞。”潘银英是卢屋村的一位普通村民,过去她因残而贫,腿脚不方便,但却因为文化广场的出现,喜欢上了跳广场舞。
在曹鹏看来,通过把残疾人这一类的弱势群体关爱好动员起来,可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影响到更多村民,通过文化扶贫潜移默化让扶贫工作巩固下来。
除此之外,当地还依托文化书屋建设了一个“四点半”课堂。
据统计,卢屋村共有4-14周岁儿童126人,其中留守儿童13人。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在外地务工,要么白天在村里农忙,孩子下午放学后面临着无人照顾的局面。
为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当地组织学校教师担任志愿者,为学生免费提供放学后的学习辅导、课外书籍阅读以及兴趣爱好课程,有效促进了当地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龙图村,当地通过“1+N”的形式引导村民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所谓“1+N”即“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其中,文明实践站有着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能为村民提供唱歌、弹琴、读书、交流的空间,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讲座以拓宽村民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