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益事业>公益活动

寻乌废弃矿山“变形记”:你向往的绿水青山就在这

2020-09-05 张静 光明网

  3日,记者团一行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现场,站在观景台上远眺,新种植的树木舒展绿叶迎风摇摆,草木山林郁郁葱葱,微风轻拂过脸颊,空气清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废弃稀土矿山。
治理修复之后的江西柯树塘废弃矿山。光明网记者张静 摄
  寻乌县稀土资源富集,已探明稀土储量50万吨,远景储量150万吨。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寻乌稀土开发生产为国家建设和创汇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遗留下废弃稀土矿山14平方公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耕地淹没、水体污染、土壤酸化等生态破坏,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南方沙漠”, 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柯树塘废弃矿山治理之前的面貌
  2008年,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正式封山,停止稀土开采。2016年12月,我国提出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试点,寻乌县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也由此正式开始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先后实施了以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和涵水3个片区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约9.55亿元,对废弃稀土矿山进行了全面治理修复。
  自2017年6月开始,在科学化的治理模式下,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努力,光秃秃的山头逐渐消失,青草绿树逐渐覆盖了贫瘠的土地。项目区河水氨氮含量较治理前减轻60%以上,入河水质显著改善,汇河口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项目区原本的少数几种草本植物增加至草灌乔植物百余种,林草覆盖率达到95%,成活率达9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性控制,山洪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过土壤改良,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断链得到逐步修复。
治理修复之后的江西柯树塘废弃矿山。光明网记者张静 摄
  从前旖旎的山林风光又回来了,远离城市灯光的山头成为了观看星空的绝佳地点,有不少游客闻讯而来,登上观景台观赏星空,在这里寻求心灵的放空和净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寻乌停下开采矿产的脚步,把珍贵的矿产资源和绿水青山一起留给后世子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今后才能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