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益事业>公益活动

“沙退绿来”,生态扶贫带来新希望

2020-09-02 周天玉 中国人权网

  脆弱的生态环境是造成内蒙古科右中旗哈吐布其嘎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这里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面积达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过去经常是“风吹黄埃起”,据村民回忆:“以前出去一趟便是满身黄沙土,根本看不清路。”为了让绿色重新成为哈吐布其的底色,也为了让贫困户走出困境过上好日子,当地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让哈吐布其嘎查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2019年当地旗委、政府将中宣部全体干部职工为帮扶科右中旗捐助的100万元,用于开展沙棘经济示范林试点,种植沙棘1500亩,目前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沙尘天气没有了,哈吐布其再现绿水蓝天的“草原蓝”。
 
  这片郁郁葱葱的沙棘林不仅让哈吐布其嘎查的生态建设实现美丽蝶变,还通过长期雇用当地农牧民抚育看护沙棘林,促进了村民增收。哈吐布其嘎查驻村第一书记王超告诉记者,一两年后,成熟了的沙棘果及其副产品还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当地老百姓都能分享到绿色红利。
 
  63岁的白吉林白乙拉是哈吐布其嘎查的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沙棘林里巡逻。2013年,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除了要想办法填饱肚子,还要东挪西借为两个女儿筹够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日子过得很拮据。近几年,依靠政府易地搬迁政策和生态扶贫措施,他当上了护林员,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前年他家已经脱贫。
 
图为白吉林白乙拉巡查沙棘林。
 
  2017年,白吉林白乙拉一家从土房搬进了政府新建的80平米的砖房,“之前的房子房顶经常漏水,环境很不好。”看着如今宽敞明亮的客厅,白乙拉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住上了舒适、整洁的新房子,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有了新奔头。
 
  过去哈吐布其嘎查的畜牧业以养羊为主,但是羊吃草时,会连草根也一同刨起,长此以往,对于生态环境十分不利。于是当地政府提出了稳羊增牛的策略,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买牛养牛。巴彦茫哈苏木(乡)副苏木长胡日查介绍说:“补贴政策是每户按人头计算,2018年,每人购一头牛的补贴是1万元,2019年的购牛补贴是5000元。”。
 
  在当地政府买牛补贴的支持下,白吉林白乙拉一家也发展起了养牛业,如今家里有11头牛。白吉林白乙拉的妻子是哈吐布其嘎查“村民刺绣车间”的一级绣娘,每年通过接订单、刺绣也能获得1万元左右的收入。
 
图为白吉林白乙拉妻子在刺绣。受访者供图。
 
  “2016年以前,主要靠种植绿豆和打瓜谋生,但这些卖不上几个钱,年收入不足一两万。” 白吉林白乙拉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算上自己护林员的工资、妻子从事刺绣所得的收入,加上卖牛的3万元,一家人的年收入达到了52300元。靠着政府生态扶贫政策,加上全家人的努力,不仅还清了为孩子上学欠下的债,生活也逐渐奔向小康。
 
  助力生态,逐梦“绿富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当地有不少像白吉林白乙拉家一样的村民,在生态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