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公益活动

文化扶贫卢屋村 村民爱上广场舞

2020-09-02 张雪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寻乌9月2日讯(记者 张雪)“以前每天晚上吃完饭只能看电视刷手机,现在每天都要去跳2个小时广场舞。”寻乌县项山乡卢屋村村民潘银英告诉记者。
卢屋村村民潘银英为记者展示广场舞后开怀大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9月1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人权事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江西省寻乌县项山乡卢屋村潘银英家中。
  潘银英因残致贫,通过自力更生和政府帮扶,2016年实现脱贫,2016年还被评为“光荣脱贫户”。
  她告诉记者“村里没有建设文化广场之前,村民晚上的业务生活主要是看电视、玩手机、干农活,有了文化活动中心后,村民可以跳广场舞、书屋看书、村史馆看展览,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如今每天晚上的7:30到9:30,潘银英每晚都会和20多位村民一起练习广场舞,给生活带来了正能量。村民们每隔两天还会排练新舞蹈,大家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如果当晚没学会,自己还要抽中午午睡的时间琢磨练习。现在这群村民们爱上了广场舞这项健康又愉悦的文化活动,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除了广场舞备受青睐,在卢屋村各项文化扶贫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记者走进项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里不仅有文化书屋、村史馆、还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卢屋村第一书记钟文婷介绍,因为青壮劳动力务工,导致村里部分儿童在放学后晚饭前无人监护,为解决这部分儿童在这个时段的学习辅导及安全问题,卢屋村志愿服务站联合项山中小学,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每周一到周四,为儿童提供课外辅导,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文化书屋和四点半课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雪/摄
  此外,为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卢屋村着力在强化产业就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自主创业、电商服务和农业实用技术等“点菜式”培训,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促进贫困劳动力发展产业、实现就业,为增收脱贫、创业致富广开渠道。
  为建设村风民风,出台“村规民约”、“星级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相关方案,建立赡养义务信用登记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曝光不尽赡养义务的反面典型。督促子女落实赡养责任,解决老人贫困问题。
  扶贫先扶智。村里成立了卢氏奖学金基金会,由村民自发捐款筹集资金,为考上本科院校的学子们颁发奖学金,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落实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创评等活动。围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敬老助弱、留守关爱、互帮互助”五大主题开展活动,立足乡风文明建设,通过群众评、群众议,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创评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感与获得感,营造文明乡风、自力更生、互帮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村风民风。
  脱贫攻坚不仅需要物质帮扶,还需要精神帮扶。项山乡组织宣传委员曹鹏表示,卢屋村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熏陶、思想引导、典型带动等,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