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公益活动

“枫情马镇”交出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2019-11-08 曹桢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5日电(曹桢)面对精准脱贫这份“考卷”,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交上了一份“时代答卷”——4月1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科右中旗退出国贫旗序列。
 
  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因境内的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和“赛马之乡”的称号,有了“枫情马镇”的别称。
 
  和“枫情马镇”的多彩浪漫相比,“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曾是科右中旗一顶沉重的“帽子”。中宣部和29个自治区厅局级单位、22个盟直部门是科右中旗的定点帮扶单位,同时和北京市通州区结对帮扶,由湖南省长沙县对口支援。面对困局,科右中旗立足自身优势,吸引各方资源锦上添花,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推动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造血”功能
 
  起源于清代的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是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世袭传承的一种蒙古族传统手工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科右中旗将其打造成重要的产业扶贫项目。
 
  王府刺绣产业有着明确的产业合作分工机制,培训、推广、签单、研发、生产……以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农村牧区贫困妇女脱贫增收。
 
 
蒙古族妇女正在刺绣基地缝纫车间工作。(新华网 曹桢摄)
 
  为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优势,科右中旗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为全旗12个苏木镇的刺绣产业提供对接服务,将绣娘和市场连接在一起。协会主席杨富林介绍,目前全旗从事蒙古刺绣的农牧民及居民超2.1万人,已实现1000万元的产销收入,成为科右中旗脱贫攻坚中一项重要富民产业。全旗2895名贫困户因王府刺绣产业发展受益,2018年,参与刺绣的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元。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品受到游客的喜爱。(新华网 曹桢摄)
 
  女子在家刺绣,男子外出放牧,这曾是科尔沁草原每一个蒙古包里的幸福图景。在新时代,这一古老传统被赋予了现代化的表达。
 
  “赛马之乡”是科右中旗的一张“硬核”名片,已连续多年举办高水平、大规模、国际化的赛马主题节庆活动,并建起国内最大的进口马专用隔离场。内蒙古莱德马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德马业)是当地马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莱德马业是一家集马匹饲养、马术运动等与马相关产业为一体的企业,是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科右中旗的重点项目。目前,这家企业已与9个苏木镇47个嘎查签订扶贫协议,带动1165户3100贫困人口脱贫。
 
  今年45岁的牧民王海,已经在莱德马业工作13年,是8号马房的练马师,每月工资逐渐涨到上万元。几年前,妻子和女儿也进入莱德马业工作,女儿成为王海的助理练马师,妻子在后勤部门工作,一家三口一年的收入近18万元,从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前不久,一家人从住了十几年的小平房搬进了楼房。
 
 
练马师王海(右)和女儿正在马房工作。(新华网 曹桢摄)
 
  莱德马业副总裁丁泉表示,计划在2020年前协助当地政府再完成1000户3000人的扶贫工作目标。科右中旗也正在积极打造以莱德马业为龙头,加快形成集养马、育马、赛马、饲料加工、马匹交易、俱乐部连锁管理、马产品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推动莱德马业上市。
 
  在加大“马力”的同时,科右中旗还在书写着“牛文章”。近400多头体型健壮、毛色鲜亮的肉牛,刚刚在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肉牛育肥基地“定居”。这是当地在中宣部的帮扶下,重点引进的扶贫产业项目。按照肉牛产业种养加工一体化项目规划,科右中旗计划三年内实现年交易量100万头的目标,推动养殖业增产增效,带动农牧民增加收入。
 
  山东省阳信鸿安集团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和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是科右中旗于2018年引进的两家肉牛龙头企业,通过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合作社养殖、饲料基地、牲畜交易、牛肉加工及冷链物流等,提高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延伸种养殖业产业链,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升级。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全旗已建设三个养殖基地,8月份即将投产。三个基地将养殖肉牛2万头以上,通过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养殖、统一回收的方式带动当地百姓,确保一头牛增收1500元以上。
 
  农牧民素质提升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摘掉了“穷帽子”,科右中旗将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更高层次的追求,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攻坚的成果。
 
  从最基层入手,从最基本的吃、住、行入手,科右中旗的乡村、牧区开始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2018年,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成为全旗嘎查级第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里设有一家“文明团结超市”,里面的货品用钱买不到,“积分”才是这里的“硬通货”。
 
  文明团结超市是巴彦呼舒镇开展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最美庭院评选、幸福家庭创建、学习讲堂宣讲、举办文化活动等系列形式,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改变居住环境、陈规陋习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在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家庭,可以获得相应积分,使用这些积分就能在文明团结超市里买到货品。到目前,乌逊嘎查共有133人获得相应积分。
 
  截至7月底,玉福一家以90分的高分排在积分榜的首位。最大的得分项是玉福戒烟超过3年获得50分。玉福说,赢得积分不是为了换取商品,只要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光荣榜,就觉得一家人都脸上有光。前不久他家还建起了户外厕所,院子周围的环境明显改善,这一项又获得30分。
 
 
玉福家建起户外厕所,每天都来打扫。(新华网 曹桢摄)
 
  据了解,目前科右中旗30余个嘎查村都建起了文明团结超市,超市的配套APP很快将上线,农牧民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超市内的货品以及自己家的积分。
 
  在乌逊嘎查文化志愿者的带动下,农牧民群众组建起业余乌兰牧骑,依托综合文化活动室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农闲时节,鼓励农牧民开展订单刺绣,或者外出务工,改变以往“猫冬”的老习惯。
 
 
    两名学生在乌逊嘎查的文化广场打篮球。(新华网 曹桢摄)
 
  一年多来,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已显示出明显的成效。嘎查变得干净整洁,妇女们少了闲言碎语,男人们不再酗酒赌博,一些农牧民“等靠要”的思想明显转变,趁农闲学技术、搞副业的越来越多,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
 
  教育扶贫既“富口袋”更“富脑袋”
 
  正值暑假,科右中旗中等职业学校拉弦乐器制作车间里,两名工人正在打磨一组刚刚雕刻成形的马头琴琴柄;隔壁的民族工艺品制作间里,包海桩老师在指导5名学员制作皮雕画;农机具研发专业的老师金初一,在对他研制的电动捡粪机做进一步完善……
 
 
金初一老师在对新研制的电动捡粪机做进一步完善。(新华网 曹桢摄)
 
  这所中职院校,成为科右中旗乃至兴安盟教育扶贫的重要基地。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掌握一门技术是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2017年至今,全旗3000余名贫困农牧民从这里获取知识和技能,先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
 
  自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科右中旗中等职业学校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教育扶贫工作。
 
 
包海桩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皮雕画。(新华网 曹桢摄)
 
  2017年以来,学校“发挥专业特长,用心服务他人”,深入科右中旗各苏木、镇、嘎查,为贫困群众上门开办技能培训班,指导他们学习刺绣品制作、马头琴制作、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等,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农牧民素质提升增添一份力量与保障。
 
  针对贫困户,学校实施“就业班”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书费、住宿费全面,通过勤工俭学还可免伙食费,每年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工人正在京蒙扶贫车间打磨雕刻成形的马头琴琴柄。(新华网 曹桢摄)
 
  2018年,通过京蒙教育扶贫协作,北京通州区政府援助100万元,科右中旗人民政府配套100万元,共同在学校建立起京蒙扶贫车间、京蒙劳务协作实训基地,开展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手工木雕、皮雕制作、蒙古族传统剪纸、刺绣等科尔沁蒙古族传统工艺项目培训,贫困群众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短期培训班,接受专业老师的辅导。
 
  在扶贫车间的对面,两座相连的蒙古包是京蒙扶贫协作项目的展厅,里面有近300件展品,展出的是科右中旗教育扶贫的良苦用心,也是贫困群众教育脱贫的坚定决心。